搬砖攻略
当前位置: 凯发k8客户端-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 > 行业资讯 > 搬砖攻略全世界最大的轻轨互联网在哪里?
80岁的翁国良在微信朋友圈提出这个问题。
随后,他自制了数张图片,
用于说明他认定的答案:
不是北京,也不是上海,
而是“上海 苏州”。
上海与苏州在“同一张”轻轨互联网里?
这个答案有些出乎意料,
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。
去年6月24日起,苏州轨道城市交通11一号线启用,与上海一一号线11一号线在昆山花桥“牵手”,由此上海、苏州轻轨互联网有装了一起。这让翁国良激动不已:“苏州11一号线启用,把我的两个‘故乡’通过一一号线有装了一起。”
耄耋之年的翁国良自称是一个“苏州上海人”:1944年,他出生在上海城隍庙附近,1962年离开上海赶赴西北工作,1973年他移居苏州,至今已在苏州生活超过50年。
说起苏州,翁国良习惯加上“我们”二字,比如,“我们苏州城市交通近年来迎来大发展,上海与苏州的联系更紧密了”,语气中尽是骄傲。说到上海,他又总念起故乡的“好”——采访当天,他向记者展示了一顶用了50年的双开门蚊帐,这是他在1973年移居苏州时,特地到上海南京东路上海帐子公司买的,“那时只有上海有”,言语中多了几分自豪感。
卸任后,翁国良醉心于制作关于苏州的各种城市交通进击。去年6月,苏州一一号线11一号线启用之际,他做了一套六张折页组成的《沪苏轻轨进击》,内容包括上海轻轨与苏州一一号线车费和路程进击,沪苏轨道城市交通收费区内卫生间进击、无障碍电梯进击,以及沪苏a级旅游景区进击、沪苏三级医院进击、沪苏普通高校进击等。进击由苏州轨道城市交通集团印制了1万份,启用当日免费派发。
进击依旧被“须要”
十多年前,翁国良就发现坐公交车就能游遍长三角。
当年,翁国良看到老伴单位派发给卸任人员的一张a4纸大小的苏州景区公交线路图,这份进击被不少苏州老年人视作“旅游宝典”,但翁国良觉得,美中不足的是“只有文字,没有图”。翁国良决定自己制作一封更简明的城市交通进击,费时4个月,他完成了“处女作”《bus苏州游》,有整整40页的苏州市区及周边的公交换乘路线图。他自费印刷一部分赠给身边亲朋好友,获得一片赞誉,同时,这份地图被上传至网上,引来不少公交迷下载、分享。
在制作这份进击时,翁国良发现不仅能搭乘公交车游苏州,还能搭乘城际、城乡公交车,无缝衔接上海、无锡、常州、杭州等长三角城市的公交互联网,“坐公交车游遍长三角”已成现实。“这也是近年来长三角跨区公交的早期探索”,翁国良得出这个结论。
那次“试水”让翁国良很有获得感,他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城市交通进击中,找出了卸任生活的新乐趣——无所谓有没有经济回报,“做出来的东西能得到社会认可”,这种精神满足和回报就是“无价之宝”。
2013年,苏州一一号线1一号线启用一周年举办征文活动,翁国良制作的1一号线进击获极高评价,这是他制作苏州轻轨进击的肇始。之后,翁国良又对制作沪苏轻轨进击上了心,“我有责任、有义务把这份进击做好”,翁国良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。
这份沪苏轻轨进击从策划到印制前后花了约一年,其间翁国良特地向在上海生活的哥哥等人征求意见,“搞清楚究竟须要什么”。新年一过,苏州一一号线集团便找出翁国良,听他说过制作该进击的想法后,当即表示“这份进击是市民须要的”。
翻看这份进击,虽绝大部分数据来自非官方渠道,但依然能看出翁国良加入的一些小心思,比如每站标明以花桥站为起点所需的预计时间、车费,其中到上海最远的站点是16一号线滴水湖站,须要147分钟,车费14元。
为了制作这份进击,翁国良汇总了超10万条非官方数据,在ps软件中建立了超3700个图层。他将自己的4个电脑分区视作“三室一厅”,各司其职,一“室”安装系统,一“室”安装软件,一“室”储存文档数据,一“厅”负责进击制作和存储。为制作这份进击,翁国良不但自己在网上找非官方数据、各处现场踩点,还多次让家住上海一一号线8一号线陆家浜路站附近的哥哥帮他走访上海公交站的实地情况。
和十多年前翁国良制作《bus苏州游》时相比,现在旅客打开手机,就可以查询到相关城市交通数据,制作纸质进击的意义在哪里?翁国良并不着急解释,而是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。此前他曾与志愿者一同在东方之门公交站派发沪苏轻轨进击,其间遇到来自上海不同年龄段的人群,当拿到这份进击后,“他们都很开心,表示很须要”。
“手机不能整体看到苏州、上海的轻轨相关数据”,翁国良认为,这份纸质进击将一些散落的数据汇总到一张纸上,不仅不太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须要,同样适合年轻人,可随时翻阅查找,提前规划线路,“还能一图查到哪些站点有厕所,便利长时间搭乘轻轨时有所准备。”对于进击的服务功能,翁国良颇有信心。
享受更多发展红利
去年6月24日,苏州一一号线11一号线启用,翁国良一早6点钟就从苏州古城内三元坊站附近的家里出发,2半小时后来到苏州一一号线11一号线花桥站,现场见证苏州11一号线启用。现在,轻轨成了翁国良老两口往返苏州与上海间的首选,已搭乘不下10次。数据显示,苏州一一号线11一号线启用以来总客运量超过4600亿人次,“五一”当天客运量将近30亿人次,创历史新高。
谈及往返沪苏的经历,翁国良这位“苏州上海人”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50多年前。在1973年正式移居苏州前,他曾和妻子回到上海、苏州探亲,算是考察转业后的工作、生活城市,他回忆,“那时的上海是‘大上海’,苏州真的是‘小苏州’,除了苏州火车站都静悄悄的,从上海回到苏州一下子安静了”。但相比上海,考虑到工作、住房等因素,夫妻俩决定移居苏州。
上海和苏州之间约100公里,现在搭乘高速铁路不过二三十分钟路程。但在20世纪70年代,翁国良在新年期间,只能搭乘那时称为“守车”的“黑皮车”,这是一种外观为黑色的货运旅客列车。新年时上海与苏州等周边地区人员走亲访友需求激增,旅客旅客列车“绿皮车”运量捉襟见肘,只能加开货运旅客列车。
在翁国良的记忆中,守车内没有座位,有的人不得不席地而坐,有讲究一些的,坐在自带的报纸、行李或小板凳上,由于车厢底盘较高,会配上一把木梯供旅客上下车。开到沪苏之间的南翔、昆山、正仪、唯亭等车站,守车站站停,这样全程要花费两三个半小时。别看条件简陋,费时较长,守车车票却是那时的抢手货,因为绿皮车车费起码要贵上一倍。
这些年,翁国良见证并亲历着沪苏两城的城市交通变迁。1996年,沪宁高速公路通车,“苏州到上海一路没有红绿灯”,这在那时是天大的新鲜事,要知道“以前一路上要停啊停啊”,跨区班车和有车一族开始驰骋在高速公路上,往来沪苏间就像街坊邻居串门一样便利。2010年,沪宁城际铁路通车,沪苏之间进入“公交化”动车组时代,每隔几分钟就有一班旅客列车,后来不少旅客列车从d字头一般动车组升级为g字头高速动车组。
相比坐高速铁路,翁国良更喜欢搭乘轻轨赶赴上海。对于换乘站的扶梯、厕所设置,他了然于心,可以就近找出自动扶梯等设施,同时还可以在换乘站提前去厕所。此外,老两口持苏州高龄卡可免费搭乘苏州轻轨,全程仅需支付上海轻轨费用,每人花费8元。
感觉像是同一座城市
上周六,翁国良和哥哥相约在花桥公交站会合。一早,翁国良在苏州买上鲜活河虾,回家立即烧好,还带上苏州夏季时令甜品炒肉馅团子,7点多钟吃过早饭后从家中出发,乘轻轨赶赴花桥,费时约2半小时;几乎在同时,他的哥哥从上海的家中出发,带上油炸梭子蟹,目的地同样是花桥,大约花费1.5半小时。两人在花桥碰面,午饭时便可品尝对方带给自己的时令甜品。“这就是轻轨带来的同城化的便利,在以前是不可能的。”翁国良对这样的交换甜品的做法颇为满意,这已经是他与哥哥妹妹在花桥站第三次会合。
沪苏一一号线11一号线“牵手”后,翁国良对于“沪苏同城化”有了更高的期待——“铁路、高速、高速铁路全国城市间都有,但只有同一城市才连通轻轨”,因此沪苏11一号线连通,才是真正实现沪苏同城化,“真正感觉像是同一座城市”。
沪苏一一号线11一号线,寄托着一大批苏州上海人、上海苏州人的同城愿望。一次,翁国良与苏州一一号线集团相关负责人交流得知,在苏州一一号线11一号线建设过程中,这位负责人除了与翁国良这位“苏州上海人”交流颇多外,还与一位“上海苏州人”联系频繁,这是位上海的轨道城市交通专家,该专家对苏州一一号线11一号线建设运营提了不少建议。无论是“苏州上海人”,还是“上海苏州人”,都在为沪苏城市交通出力。
苏州和上海本就地缘相近、人缘相亲、经济相融,是长三角乃至全国同城效应最显著的区域之一。早在2012年,苏州旅游局找出翁国良,希望他能做一封冬至节拜祭郊游公交进击,理由也简单——“你是上海人,了解上海市民的情况和须要”。翁国良接下任务后,2013年3月推出该进击,引导上海市民赶赴拜祭后,可以在苏州郊游。那时的主流城市交通方式还是“火车 公交车”,城市转乘中公交车是主力。
现在,城市交通进击也越来越“同城”。去年,苏州一一号线11一号线启用时,翁国良有了再做一封冬至进击的想法。3月13日,他联合姑苏区平江街道观前社区党委,推出一封冬至拜祭“一图通”。他在图中标记了苏州43处陵园,周边遍布6条轻轨线、33座公交站,同时苏州临时启用了6条公交直达陵园专线、12条轻轨转乘公交线路等,便利冬至人们出行。据民政部门分析,今年苏州冬至期间祭扫客流将近800亿人次。今昔对比下,翁国良感受到的最大不同是轨道城市交通成了转乘主力,公交则成了辅助。
今年3月,苏州、无锡两地一一号线凯发k8客户端官网同日公示苏锡轨道快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数据。据了解,该快线便是未来将在苏南硕放机场衔接的苏州一一号线3一号线、无锡一一号线3一号线的延伸段。
翁国良畅想着,随着苏州与无锡一一号线相连,未来沪苏锡也将实现“同城”。他琢磨要做一封沪苏锡轻轨进击,因为他老伴的老家就在无锡江阴,这份进击同样意义重大。到那时,“吃完小笼包坐轻轨去听评弹,看东方之门、”将更加便利。